

最早知道桂林山水是来自于 陈淼先生的这篇游记: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百闻不如一见”,不知道多少人因为这篇游记而向往亲自看看这样的美景,从小学课本中学过这篇课文以后,就一直惦念着这么美的桂林山水。
小木船不见了,我们乘坐着大游船,一路观赏,陈淼先生的这篇游记写于1962年,但在今天,桂林的山水依旧静,依旧清,依旧绿;桂林的山依旧奇,依旧秀,依旧险,景色和1962年陈淼先生写的一样,只是河岸边陈先生未写到的凤尾竹一丛丛一簇簇与水中的倒影相连像给漓江锁了个漂亮的边。
我曾乘着雅鲁藏布江的游船,观赏过雅鲁藏布江的山水。雅鲁藏布江的水是蓝的,它的蓝是极干净的,像被雪山融水滤过的高原晴空,连风掀起的波纹里都盛着透亮的光,伸手去触,指尖都像沾了抹化不开的澄澈。江面上的倒影更是层叠分明:最上端托着山头的森森白雪,雪光映在水里,连波纹都染着冷冽的白;往下是山腰的墨绿云杉林,枝叶的缝隙里藏着挂着经幡的玛尼堆,风一吹,经幡的彩与林的绿便在水中轻轻晃荡,添了几分苍茫的活气;再到山底,金黄的油菜花海正翻着浪,连片的木屋顶飘来酥油茶香,一群一群牦牛甩着尾巴啃食草甸,它们的影子落在江里,随波漾成了流动的色块。
见了漓江的山水,发现山水相依竟有这般不同的模样。雅鲁藏布江的相依是壮阔的,是雪山、林海、花海与碧水的碰撞,带着高原特有的苍茫与冷峻;漓江的相依却是柔婉的,是青灰崖壁映着碧波,凤尾竹蘸着浪花,晨雾缠着山腰,连风都带着水汽的软。可无论是高原江面上那抹滤过雪山的蓝,还是江南烟水里这帧晕染的绿,都是走过山川岁月里,最难忘的山水相契——它们各有各的风骨与灵气,山水彼此映照着,把对方的美,映照成了自己的魂。
2025年9月17日于阳朔隐庐宾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安卓千元机性价比排行榜: iQOO Neo10仅排第十, 第一名已名不副实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手机赌博软件开挂器是真的吗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